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大众渐渐以社工是帮助他人的印象而知晓,“社工”这个字眼也渐渐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新宠儿,在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的同时,报道的负面新闻也特别吸引观众眼球。2016年8月18日,在检查日报中提到江苏丹阳司法所的“社工”曾某利用工作的职务便利向社区矫正对象索取财物的消息又炸开了锅。尽管这里提到的社工并非界内专业社工,但是身为司法社工的我,每次看到心里都是五味杂陈:尴尬于当身边的各个群发出这一类的报道时自己作为司法社工的身份是否应该对此作出回应;愤怒于案件中的曾某不管是不是我们的社工都不应该向社区矫正人员索取财物;无奈于任何职业都会受到害虫的侵扰。

虽然在社会工作界清楚的知道这里的“社工”是该市司法局招聘的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并非本行业的专业社工,但是外界因此事对于司法社工的吐槽不断,其中不乏对行业的抨击言论,这对于仍然坚守在岗位、恪守原则、尽职尽责的大部分社工来说是不公平的。我国还有几百近千名的司法社工仍在坚守岗位,恪守原则。那么,大部分司法社工平时都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做着哪些服务呢?

司法社会工作是贯穿在社区矫正人员实行社区矫正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社工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兼具监管、矫正、服务多重功能,为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服刑期间,为其本人及其家人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社会环境改善等服务,使其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的社会福利服务。

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司法社工和司法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协助法院、检察院开展判前调查,多方了解情况,将刑事被告人的社会背景、人格特征、心理状况等资料,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将调查情况反馈给司法机关定罪量刑参考,为更客观公正的定罪量刑和判刑后进行服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后,社工以一个监管者的角色收集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整理成档案,通过电话、面谈和定位监控了解其思想和行为动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需求和问题,并以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为其提供咨询和支持服务,协助其解决困难适应生活;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通过加强教育学习和参与公益服务,引导其感受服务社会的意义;在个案跟进过程中,社工还会走访社区和家庭,深入了解其犯罪的来龙去脉,致力于矫正不良思想和行为。都说社工不是神,不能完全改造好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希望尽我们所能去矫正可能的点滴。

社区矫正是一项刑罚的执行方式,不容许工作人员和社工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司法社工的日常工作是与刑法打交道,更应该理解法律的严肃性。我们支持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倡议加强整个服务过程的监督管理,除了行业规范、机构监管和用人单位监督等外界因素的约束外,社工更要以此为戒,时刻给自己敲警钟,恪守原则,不贪不拿,不索取一针一线。

我认为,新闻媒体在发表或转载前,首先自身要补充对“社会工作”认识,增多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掌握,理清事实,而后对这一行业给予适切的报道。对一项新兴的职业来说,在大众将要了解但未能全面了解的阶段,媒体针对个别社工行为过度的宣传是有失偏颇的,特别是不了解行业不切实际的报道它将导致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误读,同时也不利于社会工作事业的长远发展。(文/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李艳兰)


引用链接:http://z.sun0769.com/2016/2016xfdgsgtx/news/201610/t20161008_6936284.shtml